咸丰法院执行局:多维创新书写司法为民新答卷
作者: 胡艳、刘洪军 时间:2025-05-12 阅读:256
在破解执行难题的时代赛道上,咸丰法院执行局以创新为引擎、以智慧为羽翼,不断突破传统执行模式的边界,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跑出“加速度”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司法答卷。
一、柔性司法:为困境企业“输血供氧”
在劳动纠纷与企业生存的天平上,咸丰法院执行局用“放水养鱼”的智慧精准破局。某运输公司受疫情冲击,拖欠员工谭某10万元薪资。执行阶段,法官并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,而是深入调研发现企业“软实力”尚存发展潜力。通过“背对背”调解,既向谭某剖析企业破产的“双输”后果,又督促企业制定科学还款计划。最终,暂缓执行的“窗口期”成为企业重生的契机——3个月后,企业不仅全额清偿债务,还新增20个就业岗位,实现了劳动者权益与企业存续的双赢,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司法温度。
二、科技赋能:解锁数字财产执行新路径
股票价值波动大、交易规则复杂,长期以来是执行工作的“硬骨头”。咸丰法院执行局直面挑战,在李某与苏某买卖合同纠纷执行中,创新采用“动态冻结+集中竞价”组合拳。执行法官突破传统评估拍卖耗时耗力的局限,将股票冻结状态调整为“不限制卖出冻结”,联动证券公司按市场规则快速变现30万元。这一创举不仅让申请人权益及时兑现,更拓展了执行财产查控的新领域。近年来,咸丰法院依托网络查控系统、智慧执行平台,累计查控数字财产价值超千万元,让“虚拟资产”变为了“真金白银”。
三、雷霆出击:速执团队跑出执行“加速度”
当“老赖”企图隐匿踪迹逃避执行,咸丰法院速执团队以雷霆之势让正义“快人一步”。在赵某某与沈某欠款纠纷中,面对查无财产的僵局,团队通过“穿透式调查”锁定被执行人长沙经营的批发商行,连夜驱车570公里,经过4小时便衣蹲守,将企图抵赖的沈某当场“堵截”,迫使欠款即时履行。乘胜追击的他们又转战邻市,在24小时内攻克另一起执行案件,48小时跨省奔袭数千公里执结两案,用脚步丈量司法效率,以行动诠释执行担当。
四、智慧攻坚:大数据撕开“老赖”伪装
面对“哭穷式”逃避执行,咸丰法院执行局以科技为矛,精准突破。在李某与王某借款执行案中,传统手段难以奏效时,法官运用大数据追踪资金流向,发现李某通过配偶账户转移财产的蛛丝马迹。兵分两路的执行干警,一路用交易明细铁证震慑被执行人,一路对其配偶开展“攻心行动”,最终迫使被执行人当场履行全部义务。如今,大数据查控、联合信用惩戒、执行协作网络等创新机制,已成为咸丰法院攻克执行难的“秘密武器”。
从柔性司法到科技强执,从速战速决到智慧攻坚,咸丰法院执行局始终以创新为笔,在司法为民的画卷上书写担当。未来,这支敢打硬仗、善谋新篇的执行队伍,将继续以荆楚雷霆之势,让每一份判决都掷地有声,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。